地處魯西北的寧津縣本年舉辦了第三屆家具展覽會,吸收來自全國各地的1800余家企業參展,首日參觀人數達到1.6萬人次。
這場在業內引發關注的展會背后,是寧津實木家具產業实足的底氣:5300多家市場主體,5萬多人從事家具制作,產自寧津的餐桌椅佔長江以北市場份額的50%以上……
可長期以來,寧津實木家具企業卻因無龍頭無大牌,堕入“出門就沒話語權”的尷尬田地。為此,有著四十多年月工沉澱的“中國實木家具之鄉”,悄悄打響一場集體“突圍戰”——寧津的實木家具產業集群,正在勤奋換個“活法”。
“本年是我來寧津開廠的第5年。”2021年,安徽人代鑫將本人位於陝西西安的家具廠搬到了寧津大柳鎮家具產業園,2條生產線、30位工人,一年能生產6萬把白茬實木椅。
今朝家具家居,寧津既有600多家研產銷一體的生產企業,也有2000多家僅生產一件產品或單一部件的中小企業及加工戶,同時衍生出木料經營,白茬加工,油漆、五金等輔料生產經銷等一系列家具原輔料供應鏈,构成了規模龐大的木料供應市場,僅寧津縣張大庄鎮就有100多家木料板材經銷戶。
“作為大型實木家具集散地,寧津在原輔质料、專業人材、物流方面都很成熟,技術嫻熟的從業者眾多,這是其他处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代鑫計算過,其工廠搬來寧津后,生產本钱大約降落10%。
在寧津的10個鄉鎮当中,有7個專業生產實木家具,此中包罗了200余個家具工業特型村,会萃了全縣80%以上的家具生產企業。寧津縣從事家具制作人員超5萬人,相當於每10個人裡就有1人從事家具制作。
“一把新款椅子從設計研發、打樣到建造,僅需3天。”寧津縣家具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景東說,這背后依托的即是寧津極其完美的產業鏈。
在寧津,一家中型實木家具廠一天能產1000多把椅子,4個家具產業園區的生產才能可達废品800萬套、白茬900萬套。
“我們已經把一切環節壓縮到了極致。”楊景東說。極致的性價比優勢,是寧津的“舒適區”,也是“護城河”。
在寧津,一條成熟產業鏈所帶來的生產便当,使得入行白茬家具相對简单﹔同時,寧津白茬家具下流市場廣闊,客戶天然不是問題。
但這種幾乎無門檻的便当,也帶來了“卷”價格、“卷”市場的剧烈競爭。內卷、低價、同質化……這是幾乎一切產能過剩行業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換時避無可避的現象。這一幕同樣也出現在寧津家具產業。
“其實,打‘價格戰’永遠走不进来,只能走低端市場,量大但利潤低,就沒法創新發展。”代鑫所言的利潤低,是白茬家具工廠的集體“痛點”。
而相較於下流直面市場的家具品牌商,白茬家具廠家未能打破銷售壁壘,鎖定在生產真个結果依舊是低利潤率。
代鑫工廠的毛利潤率僅為20%,這是當前白茬家具工廠的均匀程度。而從上市公司財報來看,頭部家具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遍及在30%以上。
不成忽視的一個行業大勢是,即使是處於家具制作產業鏈“浅笑曲線”右端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游戲規則也在漸漸改變,傳統家具制作商形式漸行漸遠,家居一體化定制成為新的風向標。
走訪對話寧津家具產業的過程中,這一觀點愈加明晰:對抗內卷這種“沒有發展的增長”,進化與創新是一件漫長但正確的事。
市場經驗不斷驗証,開發出爆款產品的首創者,领先享用爆款的利潤紅利。當有第二個、第三個以致更多模拟者開始嘗試做同款時,爆款最高價值已被首創者兌現,剩下的市場由大多數人去爭搶,同時伴隨產品熱度衰減,利潤越“卷”越低,买卖越做越虧。
6月1日,山東迪美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美家具”)董事長楊勇帥趕赴匈牙利,開啟公司的新版圖——建設外洋倉。從父親手中接收企業以來,楊勇帥便走出了和父輩完整差别的门路,不再隻為出名家具品牌代工,而是本人創立身牌做實木家具废品,將买卖拓展向萬裡以外的外洋市場。
建設外洋倉,是迪美家具外洋業務開疆拓土主要一步。今朝,迪美家具已與瑞典、丹麥、波蘭等國家具經銷商達成协作意向。“現在外洋訂單應接不暇,我們也在篩選客戶,本年外洋訂單預計佔公司營收九成以上。”楊勇帥告訴記者,為了拓展產能,企業正在建設6萬平方米的廠房。
迪美家具不是個例。寧津當地的頭部企業在捕获到市場變化后,開始改變低端走量的形態,掀起一場從代工到品牌的質變,從單一寻求“性價比”,邁向自立設計、品質升級的中高端化路線家私定制。
山東金秋林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秋林”)早在2016年切入旅店定制家具賽道。“比年來,隨著旅游業大熱,來自旅店的定制家具業務有了爆發式增長。”金秋林總經理張亞男告訴記者。
現现在,金秋林已成為華住集團旗下旅店的A類供應商,旅店定制業務約佔整年營收的70%,同時還有本人的中高端定制家具品牌。張亞男預計,“本年7月新建廠房投產后,金秋林營收將超4000萬元,同比增速預計可達160%。”
代鑫認為,想在白茬家具這條大眾化賽道上出眾,必須要走高品質路線。“我們聘請了6位受過專業培訓的機加工人員,同時投入新設備制作數控加工中间。”自客岁下半年轉向民用椅生產以來,本年一季度,代鑫的工廠營收約400萬元,同比增長30%。
从头審視寧津家具產業集群,一個現實無法躲避:寧津仍未出現具有全國出名度的外乡品牌,沒有具備區域代表性的龍頭企業。
無龍頭無大牌,一大問題即是集群沒有协力。用楊景東的話來說,“沒有龍頭,出門就沒話語權,寧津家具難以构成品牌影響力。”
“發布寧津家具區域公用品牌,一是解決群山無峰的窘境﹔二是向外界颁布发表,寧津家具產業從此要构成一股协力,打造全國以致环球影響力。”楊景東說。
也是自2023年起,寧津有了本人的家具展會。“我們推出‘前店后廠’辦展形式,買家看完展品后,可直達工廠參觀,助力企業增訂單、拓市場。”楊景東說。
“在寧津,当局不断主張‘無事不擾、有求必到、公道滿足’的服務理念,尊敬市場規律,為企業打好动手。”寧津縣委副、家具產業鏈鏈長金棟暗示,当局能夠供给的,是為市場主體打好“地基”,從而完成產業帶企業的生產價值重塑。(都亞男 賀瑩瑩)
群众日報社概況關於群众網報社雇用雇用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